作为一枚程序员,我埋头写代码到了第五个年头,走过很多弯路却发现是一个个填坑、挖坑过程,尝试很多东西后却发现仍然停留在看是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状态。在这个转角上,个人初衷加上客观形势,我踏上了培训的道路,开始不断地尝试去梳理、总结、分享。

在培训道路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新生了一些疑惑,产生了一些对未来的思考,本文我将分享一些我从写代码到做培训后的心里路程。


发展他人的意愿是基石

在ThoughtWorks,发展他人这一项能力被列入到胜任力模型中,足以说明TW这个学习型组织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如果把发展他人的能力分解成两部分:意愿 + 能力。那么怎么去衡量一个小伙伴在发展他人这方面的表现呢?

TW提倡师带徒制[1],因为没有KPI考核,过程中导师投入的时间、热情、用心程度,以及徒的成长,大家在工作中都有目共睹。所以在没有组织的压力下,一个人能够自发投入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就流露出了很高的意愿。

对于发展他人的能力,比如,沟通技能、专业技能、Coach技能、演讲技能等都是需要具备的能力,它们一个共同特点是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积累和提升。所以,实践机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背后支撑的核心因素还是个人意愿。因为有了意愿,你会不断地去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有了意愿,你会抓住各种实践机会;有了意愿,你会不断的接受新的挑战;有了意愿,你的兴趣将成为你最好的导师。所以,发展他人的意愿被列为了基线[2]。学富五车且情愿倾囊相授,你才可能桃李满天下。

我在工作中体现出了较强烈的个人意愿,加上几次培训机会暴露出了一些基础能力,在TW规模化人员培养的趋势下,我加入了仝老师的队伍[3]


转型前的顾虑

从写代码到做培训,让我想起了大四从材料转软件,内心难免有些忐忑。之前在项目上,我沟通对象主要是项目同事、客户,不用给很多人讲课,更多的是较为轻松的一对一交流。在项目上,我主要聚焦业务需求、疑难杂症,过程和目标都相对清晰,不用自己独立设计。而现在要离开一线项目做培训,我有了一些顾虑。针对这些顾虑,应届生培训[4]的经历给了我一些答案。

培训劳心劳体,身体会不会拖垮?

培训确实是一个劳心劳体的活,用心设计课程、用力传授课程,所以对体力有一定的要求,这更加促使我加强锻炼,平时的健身习惯帮助我维持了好的状态。

台上讲话紧张,会不会被人嘲笑?

台上讲话是我的一个弱项,而我却喜欢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感觉。大学期间使劲找各种演讲机会,工作了5年后上台讲话仍然会紧张,只是现在的紧张可以被克制住,而且每一次台上经验都会让我进步一点点。逮住机会去丢自己(丢人),每次做充足的准备,尽心尽力。

不会课程设计,会不会误人子弟?

多年的项目经验以及启蒙时的学习经历给了指导。培训讲求+相结合,将分解成体验行动放在的两端,更加符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5]。课程设计没有灵丹妙药,收集反馈,持续学习和改进才是关键。

远离一线项目,技术会不会退化?

培训逼着自己去梳理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教学相长,当然也就失去了置身一线的机会。在传播分享的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操练,还可以回归一线去实战。而在TW,这样的机会随时都存在。


培训中的收获

我刚加入TW培训团队,仝老师就让我接管了NHO的课程体系建立[6],恰逢NHO的改革期,历时三个月改革初级阶段基本成型,这个过程打开我的另一扇小窗,比如,沟通协作、知识体系化、外训讲师、认证机会等。

强化沟通协作

身为一名言语不多的程序员,我的沟通神经长时间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自然不甚敏感。所以在接管NHO课程体系建立之后,除了课程设计和课程落地,我还要跟People团队不同角色去沟通,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区。另外,改革前期,在推动讲师赋能上的难题上,频繁地跟People去协作探讨解决方案,推动NHO改革的落地。高频率的沟通,让我变得习惯和享受沟通过程。当然,TW的小伙伴沟通协作上也很友好。

梳理知识体系

在培训期间,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知识梳理。我需要将课程结合业务方(客户)的目标设计出来,然后通过不断讲授和反馈来迭代课程。这个过程我一直在梳理零散的知识,不断建立知识的关联性,从而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进行传授分享,收集反馈并不断完善,成长最多的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拓展外训视野

TW咨询团队会承接一些培训的项目,作为培训团队的一员,可以有更多地机会到外训战场去见识行业的面貌。因为外训天然具有内训无法比拟的压力,它能很好地锻炼你的心理素质,同时,更重要的是看到行业的一些真实状况,你可能会发现行业存在不少休克鱼[7],从而触发你更多的思考。

获得认证机会

TW正在举办一场将可能轰动行业的认证项目,而作为培训团队一员,通过前期积累了更多的实战教学经验,能够参与到前期认证体系建设团队中贡献力量的同事还能跟咨询大牛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之一。


培训中的困惑

当然在培训中,看到了不一样风景,也听到了不一样的言论,从而产生了一些困惑。比如,作为培训师,如何看待培训无用论?输出居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输入?如何让自己更加专业?

如何看待培训无用论?

最开始听到培训无用论,我似乎有些沮丧到怀疑人生。竟然培训无用,那公司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的投资在培训上?通过跟前辈交流,不断的参加不同种类的培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培训确实"无用",举个例子,知识焦虑让很多人去买了付费知识,并投入时间学习知识,遗憾的是,不少人忽略了后期的持续学习和刻意练习,最终没能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知识焦虑。

培训的一大核心作用是,让你知道自己不知道,并配合知识扩充、实战操练和技能转化三个阶段来达到提升的目的。而一位优秀的培训师会将这些融合到他课程体系中。

如何保证持续的输入?

培训做多了,尤其是重复相同的培训,如何保证新鲜有效的输入也是培训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答案很确定 – 持续学习。而模糊的是如何持续学习?自学 + 实战两项能够经常得到练习,导师指导和业界培训这两项却起到至关重要的画龙点睛作用。在这方面,TW能力建设团队现在支持团队成员报名参加业界专项培训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未来的路

在过去6个月时间,从写代码到做培训,跟HRBP团队协作将建立NHO体系。我对未来的路我也不是非常明晰,后面也许还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困惑,也会不断得到答案。

因为个人意愿加入了培训的队伍,所以要好好做培训,因为要更好地做培训,所以要让自己不断地输入。在TW这个充满机会的组织,我目前想到了三个方向:

  1. 走向专业培训师之路,匍匐前行,建功立业
  2. 回归交付团队,高效战斗,Coach团队
  3. 迈入咨询团队,大刀阔斧,Coach客户

三个方向并不非相互独立,它们或许相辅相成,而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取持续取得进步,去影响更多的人。


注释

  1. TW中的师徒制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转正前会有一个Buddy带你快速成长,转正后会有一个Sponsor在你职业生涯中帮助你成长。

  2. 发展他人的意愿被TW能力建设团队列为招聘的首要要求,其他还包括:自学能力开发心态有效沟通

  3. TW仝键是一位很资深的咨询师和培训师,带领了团队建立了培训体系,现加入外训咨询团队,内训由人称大姐大的资深咨询师禚娴静带头。

  4. 应届生培训的经历请参阅 ThoughtWorks给你不一样的入职之旅

  5. 成年人学习的四个阶段:体验反思抽象行动,讲师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员通过体验促发思考,经历了一定的思考之后进行总结提炼,最后进行落地。

  6. NHO,为期三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由TW文化方面和敏捷项目体验组成。

  7. 休克鱼,企业投资与经营管理领域的概念,指硬件设施好,但管理不善的企业。本文泛指管理和文化理念僵化、不思变革的组织,以及组织中不思进取的员工。


Posted by 袁慎建 @ October 19th, 2018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原文链接:https://yuanshenjian.cn/programmer-to-trainner/
Career
⤧  下一篇 深入解读敏捷宣言 ⤧  上一篇 简单设计落地三板斧